“使徒”在希腊文中写成apostolos,原意是“受差遣的人”—传统上指被派遣出海远征,尤其是执行军事任务的人。在柏拉图的著作中,用这个词来指代准备就绪、正要出海的船支。另外,它还表示“被派出执行某项特殊使命的一群人”,比如去开拓殖民地等。后来,随着时间的沿革,这个词又加添了“使者、信使、大使、外交官”的意思。在《圣经·新约》的约翰福音和路加福音里面,耶稣从所有的门徒当中拣选了十二位使徒,并说明了自己对获得这职分的人的要求。
路加和约翰在各自所写的福音书中都用了“使徒”这个字眼。“我确实地告诉你们,仆人不能大过主人,受差派的也不能大过差他的人。”[约翰福音13:16]“
天明时分,就召集所有的门徒,在其中选出十二人立为使徒。” [路加福音6:13]
在《圣经·新约》形成的那个年代,apostolos这个词已发展出了“代表、信使、授权使者”的意义。耶稣受难、复活并升天后,原十二使徒中剩余的十一人聚集在一起,选立了一个名叫马提亚的立为使徒,以代替犹大—那个出卖耶稣,后受天谴而死的人。关于重立第十二位使徒的必要性,彼得是这样解释的:
所以,我们须要选立一个人来代替犹大,与我们一同为主的复活作证。这个人必须是从主耶稣接受约翰的洗礼起,直到主升天的那日,一直与我们一同跟随著他的。[使徒行传1:21]
后来,保罗当上使徒的时候,一些人反对他,质疑他有没有资格享有与十二使徒同等的权威,保罗便引用了上文中的标准来回答他们。要知道,保罗原是迫害基督徒的一员干将,人称“大数的扫罗”。他悔改的故事记载在《使徒行传》的第九章中。
耶稣以一种惊人的方式亲身显现在保罗面前,保罗从此彻底悔悟,转向他一度逼迫的基督教,成为大有能力的卫道者。他还辩白说,自己身为真正的使徒完全是合理合法的。他指出,自己可以显异能、行奇迹,这便是耶稣准他成为使徒的明证。下面是从他写给哥林多信徒的两封信里摘取的几段话:
“奉上帝旨意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写信给你们哥林多城的教会……”[哥林多前书1:1-2]
我成了“傻瓜”口出狂言,都是拜你们所赐!本来应该是你们替我说这些夸耀的话才对的。我虽然算不得甚麽,却总不会比不上那些“超级使徒”。我很有耐心地和你们在一起,行出许多神迹、奇事、异能,证明自己真是上帝差派的使徒。[哥林多后书12:
11-12] “我不是基督的使徒吗?我不是亲眼见过主耶稣吗?难道有人辖管我吗?……我不妨坦白答覆那些责难我的人。”[哥林多前书9:1,3]
“……(耶稣)有一次向五百位弟兄显现,这五百位有超过半数至今依然健在……到最后,竟也向我这不配看见祂的人显现。在众使徒之中,我是最微不足道,根本不配称为使徒的,因为我曾经残酷地迫害过上帝的教会。但是,我今天成了怎样的一个人,全是因为上帝的大恩典在众使徒之中。”[哥林多前书1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