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考生没有被美国著名学府录取的原因

What-it-Takes-to-Get-Into-the-Ivy-League每年的上半年度,美国应届高中毕业生轻轻松松、也紧紧张张地,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位中国学者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成绩非常优秀,甚至亲自到白宫接受美国总统接见、颁发优秀中学生奖状。奇怪的是没有一个常春藤名校要录取他,为什么?

中国美国即使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学生们有“硬实力”和“软实力”之分。在学校,学生被大力培养“硬实力”,学知识、做作业、学各种技能才艺,这是好的,是我们提倡的。

而学生同时也需要“软实力”来支撑和运转自己的多种身份:他们是孩子、兄妹、朋友、亲戚、合作者、领导者、陌生人、消费者,等等,和我们并没有大的区别。所以全面的教育应至少要考虑到以下三点:

第一.内心丰富 > 技能丰富

美国学生的校外活动,包括体育活动,乐器乐团,活动小组,社会义工等等,是由孩子们的兴趣来选择的,并且是不收费的。活动是以团队为单位,不仅要发展孩子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这是一种性格的培养,久而久之孩子们自然就有与人打交道,与人合作,互相谦让和勇于担当的性格。这和中国家长从小花重金,请好老师,培养孩子的才艺技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美国的初中生就开始步入社会。他们有各种的社会活动,比如去社区老人院,残疾人学校,医院,幼儿园,图书馆等等地方作义工,而且多数学生都能持之以恒,一做就是几年。没有任何人要求他们去做,这就是他们的兴趣,是他们觉得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这些经历都会让他们的人生更为丰富,让他们产生了对社会的爱心和责任心。是他们的光荣,这样的经历将记录在他们成长史中,也是他们将来申请大学、找工作的重要正向参考因素。

第二. 集体工作 > 个人快乐

我女儿从高一开始,每周放学后都会来我大学研究所工作10-20小时。开始只是做一些帮着配配试剂,洗洗瓶子一类的活,慢慢地,由于她的好学和努力,很多工作人员就让她学点实验技术,好帮他们做些正式实验。

有一次周五,我女儿应该去实验室,但因为她有同学聚会不想来了,让我替她请假。但我告诉女儿,如果你不洗干净这些瓶瓶罐罐,明天是周末,只有人用没有人洗,那么你的失责将会直接影响周一整个实验室的工作。女儿也不得不认同,所以,半夜十二点聚会完了,她让我开车带她去实验室把她的工作全部完成,因为她明白这确实是一种责任。一种粗浅的职业道德。

从小开始接触社会的孩子,不知不觉就会懂得什么是责任。我经常引导高中生,建议他们去争取到餐厅,面包房等比较辛苦的地方去打工。因为在这种地方难免会受欺负,受挫折,常常会不高兴,但是社会将告诉他什么是社会,而不是家长和老师告诉他什么是社会。这种短时间的艰苦和吃苦,不会意味着将终身艰苦和吃苦,但能培养出一个人的勇敢,坚韧,宽容,大度,让他们长期受益的优秀品质。

第三.与人同乐 > 一人独乐

每个学生在校外都应该有一片自己的天下,千万不要把孩子们关在家里,关上房门学习,做作业,看电脑,上QQ,使孩子失去童心,没有社交能力,没有合作的意识,没有宽容心,没有责任感。即便从现实功利的来说,这样的孩子将来也不可能有一篇让美国招生官感动的人生故事,写成精彩的个人陈述去申报理想的大学。

我有一个朋友的女儿,各方面十分优秀,在高中时还是本州每年一度进白宫领奖的女学生(美国每年每州只有一名男高中生和一名女高中生,可以去白宫领优秀学生奖),但报考大学要写申请论文时,有个常青藤大学要求在论文中记述一件自己认为最难忘的人生挫折,而该使挫折的战胜使自己终身受益的实事,这个女孩的父母及全家老小坐在一起竟然没想出任何一件对女学生有受益的“挫折”。

她的父母还说,我们的孩子学习书本知识和各种才艺,家人都全力支持,从不让她花心思在别的事情上,怎么会让她遇见外面的艰难困苦呢?所以这位蜜糖中泡大的全州的女状元,去白宫领奖的优秀学生,SAT等统考成绩几乎全满分的孩子,最终没能如愿以偿进入任何一所常春藤大学,只有带着她平平淡淡“幸福美满”的人生经历,去了一所申请的时候用来保底的大学。家长和学生本人的万分遗憾成为了他们终身的记忆。

这也是目前大部分中国独生子女的共同特点。家长创造了无数机会让孩子学这个,补那个,就是不去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学品格,修道德。在美国,内心的培养才是孩子们从童年到成人,从青涩到成熟的必经之路,是孩子走出校园之后,在更为漫长的人生路上是否能融入社会、与人交往是否愉快、生活是否幸福的决定性因素。(张蓉博士 Zhang Rong)

作者张蓉,在日本佐贺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曾经在美国范德堡大学和史坦福大学的医学院从事医学研究,由于在三个国家教育界长年的学习工作经验,使得张蓉博士对教育有深刻的领悟,对各国教育的着重点也有独到的洞察。基于今天中国留学生及家长对美国的教育体系缺乏了解,特地提出她的一点看法,但愿今天的分享能够带给您一些启发。

生命之光广播电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