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带中国足球队打入世界杯的教练米卢有一顶帽子,帽子上有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在米卢走红的那阵子,这话几乎家喻户晓。态度不一定决定一切,可是态度却决定着许多事情。耶稣到世间来,他传道的方法之一,就是让人改变态度。我们来以“原谅”为例,看看耶稣是如何让人改变态度的。
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有一句名言:人谁无过,原谅者,神也。(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原谅一个人,这是和人自私的本性相互抵触的,一个人犯错了,我们如果按照自己的本性,是断乎不肯原谅的,必然要给予惩罚或者报复。耶稣要改变人们这种态度,他要教人一种新的态度,要人学会原谅他人。人与人实现长久的和平,冤冤相报终归不是个办法。我们看一看中东地区的长久冲突就明白了。
耶稣改变人们态度的第一个办法,是讲道理。他用比喻,要人原谅回头的浪子。他直接提出要求,要人们原谅自己的仇敌。他说,我们谁没有过错,而神原谅了我们。我们难道不该效仿吗?
耶稣说,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小过失抓住不放,却忘记了自己的大过失,正如看到别人眼睛中小小的刺,忘记了自己眼睛里有根大木头一样。讲道理不是所有人都听的。你的话如果没有一定的权威性,人们是听不进去的。耶稣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也就是说,他是奉神差遣来传道的,这为他的话增添了份量。
耶稣的第二个方法,是自己的模范行为,约翰福音第八章记载,有一个妇女通奸被人抓住, 犹太的文士和法利赛人要当众用石头砸死他。他们拿这件事情来试探耶稣,问耶稣该怎么办。
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拿石头打她。”这是一句振聋发聩的宣判,因为人人都有罪,那么为什么不能原谅别的犯有过错的人呢?耶稣后来对这妇人说:“我也不定你得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耶稣自己是个完人,是神的儿子,完全有权定罪,却实行原谅,不给这妇女定罪,把她放走,我们这些罪人,为什么不能原谅他人呢?
耶稣改变人们态度的第三个方法,就是有效地处理反对意见。你教人一种新的态度,持相反态度的人就必定会站出来反对,耶稣是如何应对这种情形呢?学习理论里有一种说法,叫“相反相成理论”(dissonance theory),意思是说,如果让一个人经历有可能和他的态度相反的事,很有可能改变他的看法。比如城里人歧视民工,如果让他们去和民工在一起生活一阶段,就很有可能改变这种歧视。
耶稣的做法也很类似。有一回有个犹太人请耶稣吃饭,中间有个有罪的女人前来,用香膏抹耶稣。在那时候,香膏是很贵重的东西,把它奉献出来,那是对对方极大的尊敬。这时候边上的犹太人心里就开始嘀咕了。照常理,耶稣是一个圣洁的人,怎能允许一个有罪的妇女来敬拜自己呢?
这个犹太人,就是耶稣态度教学中的持怀疑论、反对论者。耶稣却把这种反对化作一个教育的机会,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两个人欠债,一个欠五两银子,一个欠五十两,由于无力偿还,债主都给免了。那么欠五十两的人应该更感谢债主。这和犯罪得到赦免的情形是一回事,其实人都是有罪的,都好像是欠债的,而且人有罪都无法自救,就如同欠债务无法偿还。一些犹太人认为自己做得还不错,耶稣却利用这样的机会给他们当头棒喝,让他们知道,这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他当场赦免了那个妇女的罪,给当场持怀疑心态的人上了生动一课。
亲爱的朋友,传授知识难,改变他人的态度更难,希望我们都能向耶稣学习,有言传,有身教,还会利用各种机会,消除人们的反对和怀疑,帮助人们树立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