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喜歡弄清楚事情原由的女士,要知道事情為什麼是這樣,以及其目的是什麼。這輛輪椅讓我像基督嗎?那麼來驗證一下。我的癱瘓能幫助我的信心變得純潔嗎?事實果真如此嗎?得驗證一下。我的殘疾結出了毅力或者恆久忍耐的果子了嗎?再驗證一下。
可有的時候那些答案 ,比如我為什麼要經歷苦難的理由,理由雖然很好,可是它們並不能讓我信服,理由不充分。因為有的時候,我四肢癱瘓的事實,確實壓垮了我,我就此發現那些答案的理由不夠充分。
我敢肯定你有過相同的經歷,它在你的生活中就發生過。我知道事實的確如此,當你的心像一塊海綿受到擠壓時,一份“依據於聖經,十六條用來詮釋事情發生理由”依次排列的清單,是那麼一種機械、枯燥、呆板來審視聖經的方式,就像把鹽撒在傷口上一般。
當你感覺到傷痛時,你情感上的疼痛不會停止。當你兩年、三年或者五年後再回首看待你的苦難,就如同通過一面後視鏡來看一樣,或許這樣一份伴有痛苦,且具有好理由的清單可能更加適用。但是,當你此時此刻正在受着傷痛,而聽到有人說:“ 嗯,朋友,讓我給你解釋,為什麼上帝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在你生活中,為什麼這件事情會發生”時,你簡直就不能接受這些說法。
答案無論是多麼的完美,都不能成為最後的結論。信仰的信仰從來就沒有結束,而應該以上帝作為它的終結點。堅強的性格之所以增強,不是為了自身的目的,乃是為了上帝的目的。一種充滿活力的希望令人鼓舞,因為它是以上帝為焦點的。忘記上帝處在你苦難的中心,忘記上帝是所有答案後面的上帝,就是對信仰的玷污,是軟弱的性格,以及缺乏希望的表現。
畢竟,《彼得後書》1章第8節說道:“你們若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你知道,指的是堅強的性格,精準的信仰)、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這就是現實)不至於閑懶不結果子了。”哇!
朋友,絕對不要把《聖經》的答案與上帝分隔太遠。我曾經聽過彼得.克雷夫特博士說過,苦難的問題並不是關乎於某件事情,而是關乎於某個人的事。根據這個說法,答案必定不在於某件事,而在於某個人。“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意味着要定睛在你的塑造者身上,而不是在苦難之上,或者甚至因着苦難而所得到的益處上。
答案,不是在我這個受苦者的頭腦里,而是在我心靈疼痛處的阿爸父神,耶穌基督。當一個人正在經歷苦難,譬如就像我吧,當痛苦迫使我躺倒在床上時,我就像一個跪在地上、仰望着父親的臉地孩子一樣,說道:“為什麼,爸爸,為什麼是這樣的?”
我不期待得到答案,我只要爸爸把我扶起,拍着我的背說:“好了,好了,親愛的,事情會好起來的。”那就是我們所要聽到的,我們只想知道那是沒有關係的。
我發現,當我受到挫折時,當我的癱瘓讓我癱倒、把我累垮的時候,只要有耶穌,有我的主,我的救贖者,就夠了。耶穌真的足以能使萬事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