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小学时,老师时常提醒同学有关许多校规。违规就是要受惩罚。因此,我们从小都习惯从我们的角度批评主人。我说“主人”意思是任何“在上”的人物——老师、校长、父母、警察、老板、市长、总统等。我们很少告诉朋友说:“那位警察很好,他有道德心;我很高兴他罚我一千元!”不。我们只会从我们的立场批评警察:“那罚款太重”。批评在位的是我们的习惯;掌权的人向我们施恩是我们的梦想。
有时候我们把上帝看为“世界警察”,因此我们认为他只会“罚款”而不会“施恩”。我们从“受害者”的角度批评这位神。我们用人的标准检视他。
为了纠正人们对神的看法,耶稣设立一个比喻,记载在马太福音第二十章。长话短说,一个葡萄园的主人雇来一些人在他的葡萄园做工。他预先答应给那些早去做工的人一块银币(就是那时候一天的工钱)。但是,因为他在不同时候雇别人来工作,他们在葡萄园里的时间都不一样。有人工作一整天;有人工作一个钟头。到下班的时候,做一整天工作的人期待他们会得到更多的钱,但是园主给每一位工人一块银币。早开始工作的人“…拿着工钱满腹牢骚地对园主说, 12 ‘那些最晚来的人只工作了一小时,而我们在烈日之下辛苦了一整天,怎么会领同样的工钱呢?’”
我认为他们说的话很有道理。工作时间长,薪水应该多。但是我的理解至少有两个错误:1)他们早同意园主要给的工钱;他们已经与园主立了约,所以他们没有话讲。2)他们批评园主的做法完全主观,并不客观。他们强调自己的立场——功劳、汗水和牺牲;他们没有思考到主人对其他工人的爱心。他们更没有想到其他人的需要;其他的园工也要依赖这一块银币养活自己的家。耶稣说:“难道我不可随意使用自己的钱吗?因为我慷慨,你就眼红吗?’”
其实,我们谈这个还不是最重要的。耶稣用这个比喻教导门徒和我们一些有关上帝和救恩的真理。1)早去工作的人与主人立了约;晚去的人并没有“约”。园主告诉他们:“你们到我的葡萄园来工作吧,我会给你们合理的工钱”;他们凭着信心做了工。基督徒也凭着对上帝的信心而“做工”在他的葡萄园(神的国、基督的教会)里。我们获得神的恩慈不是因为我们做得好或做的长时间。不!“我们得救是靠恩典…”(以弗所书2:8)。无论我是谁,神给我的救恩是因为神是慷慨地、仁慈的。在这个比喻,耶稣强调神的爱;他的重点是神的慈悲。他不强调人的劳力。
2)耶稣教导我们,“早”进入神的国和“晚”进入神的国,在神看来以及在神赏赐我们——我们都一样,都平等。一个人十六岁就成为基督徒。他服侍神一辈子,神给他天堂为赏赐。另外一位,八十岁才成为基督徒,服侍神五个月就离开人间,神一样欢迎他进入天堂为赏赐。服侍神六七十年的要嫉妒、批评、否认和埋怨那位侍奉神五个月的老先生吗?不!他要替他高兴!
如小学生感谢校长施恩一样,我们也感谢——我们侍奉一位宽容、慷慨、施恩的天父!但愿我们都能够赏识这位神,也能够以他的爱来爱其他(与我们一样)在神的葡萄园里工作的人。
请来认识耶稣/24:施恩的主
Come and Meet Jesus/24: The Lord Who Extends Grace
作者:谢德华 By Edward Sh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