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的鏈接:道別語

生活里有很多“最後”— 最後一餐,意義重大;最後一塊錢,要省着點用;最後一面,一輩子難忘。最後一句話呢,它會帶來什麼影響?讓我們來談一談。

有個叫Karen的朋友我最喜歡打電話給她,不是因為她會說新鮮有趣的事,或是她特別有見解,而是每回她要掛電話的時候,總會甜甜的對我說聲“拜!” 尾音托的長長的。

大部分的人說”拜”都是急促短暫,冷冷不帶感情的,反正該說的已經說完,趕快用“拜”收個場,我們各自去忙吧!

而Karen在“拜”上放進了一點感情,彷彿和我說話是件特愉快的事,需要結束了,她有無限依戀,還期待下一次。每回和她通完話,我心裡都甜蜜溫暖。

這讓我意識到最後一句話的重要性。最後一句話就像一齣戲的結尾,是悲劇還是喜劇,常給人決定性的感覺。

在生活里,我們有很多用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

有個太太很不喜歡和她老公出門旅行,因為只要一回到家,老公就露出一臉疲憊的表情說,“累死我了!”用這句話收尾,不管旅行多好玩,馬上讓人覺得這旅行是辛苦累人的,這句話代表了整個旅行的經驗。

如果她老公能說“真開心!”聽的人就會感覺先前發生的都是快樂的,所有開心的事都會在腦中一一湧現,旅途中如果有勞苦也變得無關緊要。最後一句話能總結和改變一件事全部的感受。

想想每天您和家人睡前最後說的一句話是什麼?是沒好氣的一句嘮叨還是溫柔的互道晚安?

我有兩個兒子,小時候調皮搗蛋不守規矩,沒有一天不讓我生氣,要不飯不好好吃,要不功課不好好做,打翻這個弄破這個,還吵架搶東西,讓我老吹鬍子瞪眼睛像個母老虎。

但他們睡覺前,我盡量和顏悅色走進他們房間,壓下肚子里還沒消的氣,為他們讀個故事,做個禱告,讓孩子知道不管今天犯了多少錯挨了多少罵,媽媽還是愛他們的,我的

最後一句話能讓他們安穩的入睡。

我們在給人建議的時候,最後一句話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

日本作家若松亞紀在她寫的書“教養,從改變說話語氣開始”里提到了一些例子。

有回她去菜場買菜,店裡都是農夫剛收割來的蔬菜,每一樣都看起來新鮮可口。賣菜的人說:我們的小黃瓜很飽滿,就長得歪七扭八。我們的高麗菜越煮菜越甜,不過,偶爾會有菜蟲。

這位作家聽了,什麼都沒買就走了。賣菜的人為了推銷先講出了她的菜的優點:很飽滿,越煮越甜,但之後加上一句老實的批評:長得歪七扭八,有菜蟲。作家說留在她腦子裡是後面那句些負面的評語,影響了她的決定。

以此類推,如果我們跟孩子說:你的算術很厲害,英文就差強人意。孩子記在腦子裡的是你說他的英文差強人意,很泄氣!

如果我們倒過來說,“你的英文雖然不拿手,但是你的算術很厲害!”印在他心裡的是後面的那句讚美,會加強他的自信,激發他去克服不在行的事。

日本作家建議我們,如果說的話里有讚美有批評,說話順序要想好,不要先讚美後批評,而是先批評後讚美,以好話結束,能收到好的效果。

最後一句話在我們和別人鬧不愉快時也有決定性的影響。

我看過兩個人吵架:
甲說:你真可惡! 怎麼可以做這樣的事?
乙說:你做的比我的更可惡!我跟你比差得遠了。
甲說:你胡說!扭曲事實!
乙說:你才是昧着良心說話,你是大騙子!

雙方你來我往,都要狠上加狠的頂回去,看最後誰贏,於是爭執沒完沒了,兩敗俱傷。

有智慧的人不會爭着說那最後一句狠毒的話。

甲說:你可惡,怎麼可以做那樣的事?
乙說:我是沒做好,讓你難過了。

不還擊,戰火就熄滅了,關鍵就是那最後一句話,在鬥狠上停住了。

聖經上告訴我們:一句話說的合宜,就像是把金蘋果放在銀網子里,增加了話的價值。最後一句話說的得體恰當,也會提高了我們談話的效果,帶來正面的影響。聽眾朋友,您覺得呢?

作者:何雲 Salina Ho

歡迎您來信和我談談您的想法:smzg@smzg.org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