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父母的育兒風格

如何管教孩子一直是家長的一個難題,該不該懲罰?該不該放手?您或許也思考過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得當,卻很難找到一個標準來判斷。今天我要給您介紹心理學家所歸納出的四種育兒風格,您可以自我評估一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需不需要改變或加強?

上個世紀的一位發展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Diana Baumrind)曾根據家長對孩子的控制和回應,總結出四種育兒風格:專制型,忽視型,放縱型,以及權威型,而權威型是被認為最理想的育兒風格。其中,所謂控制,指的是家長對於孩子的規矩和要求程度,高控制說明家長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低控制則是指大體上沒有要求,或者是很寬泛很自由的要求。

所謂回應,指的是家長對於孩子情緒的回應,也包括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和情感支持,例如當孩子哭的時候,高回應的家長就會安慰孩子,溝通讓孩子難過的原因,而低回應的家長可能不會理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自己調節。

第一種育兒風格被稱為專制型(authoritarian),這種育兒方式是高控制、低回應的 ,也就是說,通常這樣的家長會有很嚴格的家規,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並且家長性格嚴肅,不聽孩子說的話,不理會孩子的情緒。

前些年瘋傳的“虎媽”“狼爸”就屬於專制型,他們對孩子有着嚴格的要求,包括考試要達到什麼名次,每天要花多少時間練琴,能不能娛樂等。同時,當孩子無法達成要求的時候,這類家長一般會加以嚴厲的懲罰,以確保孩子無條件的服從。在這種家庭中,孩子會逐漸失去自信,變得懦弱或易怒,因為他們習慣了受家長的控制,當他們長大成人後,他們很難做出負責任的決定。

第二種育兒風格被稱為忽視型(uninvolved),這種育兒方式是低控制、低回應的。有時是因為家長很少參與家庭事項,有時會因為家長個人原因,例如貧困或抑鬱等,而不自主地成為忽視孩子的家長,他們或許不記得孩子的生日,不知道孩子學校的情況,也不和孩子相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長無法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經濟或情感支持,有可能會演變成情感虐待或者醫療虐待。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可能會有很多越軌的行為,有時這些行為是為了獲得家長的注意,有時只是一種憤怒的宣洩,他們可能會缺少情感和自尊,不知道該如何生活,很多孩子最終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三種被稱為放縱型(permissive),是低控制、高回應的。如今社會上很多所謂的“熊孩子”“熊家長”大多都屬於這個類型,家長沒有要求,沒有期望,一味地縱容孩子,即便是家長有要求,大多也不會堅持,孩子違反規矩的時候也不會管教。

他們想做孩子的朋友,但其實並不理解孩子的世界。然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無法從放縱型的家長那裡學到善與惡的分辨,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最終會導致孩子變得任性自大,不負責任。

第四種被稱為權威型(authoritative),是高控制、高回應的,也被認為是最理想的育兒風格。這類家長對孩子有着必要且嚴格的要求和規定,同時也很關心孩子的情感需求。他們會冷靜地和孩子溝通,解釋規定背後的原因,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讓他們在安全的環境里探索自我。

其實上帝就像是我們所有人類的一位權威的大家長,他有嚴格的規定和戒律,需要我們遵守,但同時他也充滿了慈愛,會一步一步引導我們走向神的路,即便我們在路上跌倒或者犯錯,他也會用各種方法規訓我們。在這樣的關愛下,孩子逐漸心智成熟,他們自信而強大,在長大之後更有可能過上成功的人生。

戴安娜·鮑姆林德曾說,懲罰並不是不可取的,但要用情感支持作為輔助。只要家長時刻注意自己管教孩子的方式,努力向權威型人格家長靠近,恩威並用,您的孩子也會健康成長,自信且成功。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