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三尺又何妨

安徽文化名城桐城有一小巷,寬六尺,小巷的名字就叫“六尺巷”。這是一條平凡的小巷,卻有着個不平凡的來歷。

桐城縣誌記載: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在京做官,在桐城的家人和鄰居發生地界糾紛,互不相讓。張英家人修書一封送交給張英,想借張英來“收拾”鄰居。張英收到家信後回詩一首,說:

“萬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這顯然是要家人退讓。家人收到來信後很是慚愧,主動退讓三尺。鄰居一看,也慚愧了,於是也後退三尺,所以就成了著名的“六尺巷”。

詩中所說的“萬里長城”英文翻譯過來,就是“偉大的牆”的意思。秦始皇修了這牆,目的是禦敵,保住秦朝的萬古江山,可惜的是,秦建國後不多久就終結了。不見了當年秦始皇。

在我的心目中,張英家人和鄰居各退三尺的牆,也是“偉大的牆”,而且這是個很有些人文意義的牆。秦始皇修建的偉大的牆分出了敵我;張英家的偉大的牆化干戈為玉帛。如果沒有他的謙讓,鄰居就有可能化為仇敵了。

身為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也就是宰相了。身為宰相,卻不以勢欺人,反而主動和解,這種姿態殊為難得。所以這段“六尺巷”的故事,就常常被人引用,作為“宰相肚裡能撐船”的佐證。

1958年,毛主席接見前蘇聯駐華大使尤金時,曾引用此詩。那時候中國和蘇聯關係緊張,毛主席引用此詩,當然是希望雙方採用和解的態度,來解決分歧、衝突。

在我們今天的生活當中,我們遇到各種各樣的糾紛。我們如何來化解呢,我們不妨學習張英的謙讓之道。

謙讓是一種高貴的品格,幾乎可以說是從神那裡來的一種品格。謙讓也是解決衝突的一種有效方法。如果沒有了謙讓,在我們和他人發生衝突的時候,大家冤冤相報,最後,仇會越結越深。總得有人邁出和解的第一步。

謙讓基礎乃是一種態度,就是願意解決問題的態度,願意諒解的態度,願意形成和諧關係的態度。

聖經把這種謙讓的作風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聖經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寬恕。在我們遇到矛盾的時候,我們要像張英一樣,大度地和我們的鄰居和解。我們的親人觸動了我們的怒氣,我們也要及時退讓,“不可含怒到日落。”(弗4:27 )。

不要說親人和鄰居了,聖經甚至要我們原諒我們的仇敵。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時候,還為釘自己十字架的羅馬士兵求情,要神原諒他們。看到聖經上大段讓我們原諒的文字,我不禁回想起桐城的六尺巷來。

親愛的朋友,當有人得罪了您的時候,或者是和您發生衝突的時候,你會不會收斂自己的怒氣,主動謙讓,主動原諒,創建您生活中的六尺巷呢?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