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為憑的應用範圍,是有限的

我和一位相識多年,但好久沒有聯絡的朋友談到信仰這個問題。我告訴他,我是個基督徒,相信神。他說,“我總覺得生活中缺少目的,也想有信仰。可你說的神,我既看不見又摸不着,如何信祂呢?俗話不是說,耳聽是虛,眼見為實嗎?我只好信科學。”

耳聽是虛 ,眼見為實,原本在說明人的傳聞遠不如親眼看見可靠,是有道理的。

但是有人卻由此推斷只有人看得見的東西才可信。科學就成了他們的信仰,因為科學是以人的觀察為基礎的,但是從科學的歷史中,我們卻不斷地看到人的觀察力,既有限,又有誤。

古人早就觀察到太陽的東升西落,便認為地球靜止不動,太陽圍着地球轉。我們今天都知道地心說是錯誤的。為什麼當時的人看不到地球在運動呢?這是因為人的觀察力是有限的。在地球上的人,需要有一個地球以外的東西做參照物,才能察覺到地球的運動。

這就像有兩列火車,並排停在站台上,忽然你坐在那裡火車開動了,你要是只看另一列火車的話,會以為你坐的火車是靜止的,另一列火車在運動,但是只要你拿站台上的人做參照系一同觀察,就會發現是你坐的火車在動。

人一直等到發明瞭望遠鏡,才確切地找到了太空中的參照物。察覺到地球圍着太陽的運動,可見觀察到的東西不一定是真的,人的觀察力,受人所在的空間和觀察技術極大的限制。即使有了發達的觀測儀器,人也會看見物而不識物。

在1609年初,著名的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將自製的望遠鏡第一次瞄向太空,這位堅定地支持日心說,後來為此受到羅馬天主教會迫害的科學家,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令伽利略感到困惑的是,這四顆衛星的位置變化無常,運行軌道似乎無法判定。他沒有意識到,這正是他所在的地球繞太陽運動的結果。就此錯過了這一支持日心說的最有力的證據。

世界上越美妙的東西,人越看不到。女兒在六歲的時候送我一個禮物,當我打開盒子一看是空的,就用詫異的眼光望着她。女兒興奮地說,“爸爸這盒子里裝滿了我給你的親吻,你看見了嗎”?“看見了,看見了,這是最好的禮物”!說著,我緊緊把女兒抱在懷裡。

朋友,你可曾想過一個眼見為實的世界會多麼貧乏。在那裡黎明的曙光不帶來生命的希望,雨後的彩虹不意味着和平,那夜空中的明月,不再傳遞戀人間的情愛。人生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聖經》勸告人要憑信心生活。不注重看得見的東西,而是注重看不見的東西,因為看得見的東西是暫時的,看不見的東西才是永恆的(哥林多後書4:18)。人生在永恆的神那裡,才能找到意義。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