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婚姻講座上,有個苦惱的丈夫提問,“我跟我太太之間沒有過去那種感覺了。 我想我不再愛她了,而且她可能也不再愛我。我該怎麼辦呢?”
婚姻專家回答,“去愛她!”
“可是已經沒有感覺了, 怎麼愛?”丈夫問。
“就是去愛。”
“你不了解,愛的感覺已經不在了。”
“沒有感覺,更是去愛她的好理由。”
“愛是一個動詞,”婚姻專家說,“愛的感覺是行動所結出的果子。”
對很多人來說, 愛是個形容詞,是種曼妙甜蜜, 帶着激情觸電般的感覺,這種感覺飄忽又不穩定,常常只是滿足心裡對愛的一種嚮往,以自我的需求為出發點,當粗糙的現實磨掉了浪漫的糖衣,熱情冷卻感覺消褪,愛彷彿也消失了。
細水長流,淳厚真實的愛不靠感覺行事,乃是出於意志的抉擇,用具體的行為來滋養。這種愛不處心積慮地去贏得愛或是等待愛的來臨,而是以對方的好處為前提,為對方着想,主動地去付出愛。
有位太太和先生的婚姻陷入低潮,她也是覺得兩人之間似乎不再有愛, 但她決定關係的扭轉要從她做起,雖然她感覺不到愛,卻可以表達愛。
於是她每天問自己今天能為先生作些什麼?把他喜歡的在腦里轉一遍。她在飯盒裡特別為他準備所愛吃的。 當他下班回來筋疲力盡時,在門口用微笑迎接他;他工作緊張,被壓力所苦時,忍受他的壞情緒,試着給他一些安慰。
她尊重他對孩子管教的方式,不在孩子面前和他唱反調, 而是同心支持他;當他們意見相左時,她試着輕輕的講話,言談中維持該有的禮貌,也注意傾聽他的想法。
這段時間,她心裡並沒有愛的感覺,但她用意志在行為上持續的付出愛。不久,她就留意到先生身上有顯著的改變。
他的舉止行為像是沐浴在愛里,他的轉變使她能再次的欣賞他, 也重新開始有了愛的感覺。正如婚姻專家所說,感覺是愛的行動所結出的果子。她的先付出為自己帶來了莫大的福份。
有位父親也具體用行為來表達他對家人的愛。他每天下班回家時,會在門口先駐足片刻,想想屋裡的每個人都正在做些什麼,還有他進去後要為這個家帶來什麼樣的氣氛。
他對自己說,“我的家人是我生命里最重要,最喜樂的一部份。 我進去後要把我的愛傳達給他們。”
他打開家門,若是順着他當時的情緒或感覺,他可能會對家人衝口說出很多批評,把工作上的不如意遷怒在他們身上或是直接走向電視,翹起腳自顧自的放鬆休息。
但他沒有。他打開門很戲劇化的對全家高喊,“我回來了!”然後過去擁抱親吻太太,和家裡每個人興奮開心的打招呼。他幫太太做點家事,和小孩在地上打滾,陪他們做功課,聽聽他們一天發生的事,全家因他的回來而一團歡喜。
這位父親忍住疲累,用理智壓下他所有負面的情緒, 以行動表達出了他要給家人的愛,每個人因為他的供應而快樂,而他也因此享有家人對他所回應的滿滿的愛。
聖經上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翰一書 3:18)”
當我們感覺不到愛,也許就正是我們該付出愛的時候,只有愛能帶出愛,只有愛能不斷產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