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洗約翰與天國

瀏覽當前的報紙,每一條新聞似乎都比下一條更揪心。人口販賣、腐敗的政客、貧困無處不在。這些混亂的現實讓人失去了閱讀或關注新聞的興趣。但在公元一世紀,亂象不僅僅是新聞故事,它們簡直就是日常生活。

一世紀時的生活充滿了艱辛。食物匱乏、稅收偏高,更談不上什麼退休金制度。由於死亡和疾病的困擾,大多數人的壽命不超過 40 歲。上帝似乎沉默了。400 多年間,以色列沒有一位公認的先知出來傳達神的旨意。直到施洗約翰的出現,才填補了這一空白。

施洗約翰是耶穌的親戚,與耶穌出生在同一時期。《馬太福音》記載,施洗約翰來到猶大沙漠,在那裡傳上帝的道:“你們應當悔改,因為天國,上帝的國,已經近了。” 於是,許多人從鄉間趕來,悔改、認罪並接受了洗禮。

悔改的字面意思是調頭。它意味着徹底轉變我們的心靈和生活,讓它們圍繞着上帝的國度、上帝的旨意運行。這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全速朝一個方向行駛,然後踩下剎車,調轉車頭,朝相反的方向行進。

施洗約翰宣講了上帝的國度,他說,人們需要悔改才能成為這個國度的一部分。上帝的國度是什麼呢?許多人都熟悉主耶穌的祈禱文,其中一句禱告詞是,“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上帝的國度就是祂旨意得以施行的領域和地方。因此,約翰所說的是,為了成為上帝的國的一部分,人們需要改變他們的心靈和生活,將他們的心靈和意志歸向上帝的國度和旨意。令人驚奇的是,整個以色列境內都有人前來受洗。人們來到這裡,承認了自己所犯的罪。

認罪也是上帝呼召我們去做的必要事情。這是在上帝面前承認我們需要祂,在上帝面前坦承我們在生活中的確犯了錯,我們有罪,我們想做改變,想以不同的方式生活。

人們來到這裡,接受了約翰的洗禮。受洗一詞的字面意思是“浸入水中”。那時,約翰的洗禮是悔改和赦罪的洗禮。但約翰坦承自己並不是那彌賽亞。他不像基督那樣擁有上帝的靈。

約翰的洗禮與基督的洗禮的區別在於,在基督的洗禮中,上帝的靈會降臨,住在那些悔改、認罪並接受洗禮的人的心中。

然而,悔改絕非易事。改變我們的心靈和生活,這是具有重大意義的第一步。施洗約翰呼籲人們懺悔、改變的故事,就是對今天的社會而言,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眾人問約翰:“我們該做什麼?我們應該悔改什麼?” 約翰回答說:“有兩件褂子的人應該分給沒有褂子的人。有豐盛食物的人應該分給貧窮飢餓的人。” 稅吏們問約翰他們應該悔改什麼。約翰說:“不要多收稅。” 士兵們問約翰:“我們該悔改什麼?” 約翰說:“不要用你們的權力去勒索別人。”

縱觀整個人類歷史,在世界各地,總有一些人利用自己的權力和地位來勒索他人。可悲的是,這些剝削往往使人們無法獲得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約翰號召人們悔改的信息是呼籲建立一個更美好的社會,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能得到那些盈餘富足人的照顧。事實上,這正是上帝對祂的國的憧憬。

朋友,你怎麼看這些問題呢?你認為我們的世界需要改變什麼,需要懺悔什麼呢?你自己在生活中有什麼需求呢?你覺得上帝在呼喚你懺悔什麼,改變什麼嗎 ?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