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圣诞诗歌背后的故事

bethlehem在1847年的法国,住了一位叫伯拉斯,卡博(Placide Cappeau)的诗人,圣诞节的前几个礼拜,神父请他为圣诞夜的弥撒写一首诗。

在一次前往巴黎的途中,坐在颠陂的马车里,伯拉斯用路加福音里的描述,想像自己就在耶稣诞生的现场,灵感顿时涌现,他写下了“啊!圣善夜 (O!Holy Night)”。他觉得光用诗表现不够,应该再配上音乐。

一到巴黎,他就请他的朋友阿都夫,亚当(Adolphe Adam)为这首诗谱曲。阿都夫受过很好的音乐训练,曾为交响乐团和芭蕾舞剧作曲,但为伯拉斯的诗谱曲对他特别带有挑战性,因为他是犹太人,不过圣诞节,但他还是尽全力为好朋友的诗配上美妙的音乐。

这首诗歌三个礼拜后在圣诞节前夕的午夜弥撒演唱,马上被教会里的人喜爱,而且迅速传到其他教会。但不久, 伯拉斯加入社会运动,教会领导也发现作曲的是个犹太人,禁止大家再唱这首诗歌。

但法国民间无法舍弃这首好听的诗歌,仍是悄悄的流传,十年后,美国作家约翰,沙利文德怀特(John Sullivan Dwight) 把这首歌带到美国,为它赋予了新的意义。 诗歌的第三段讲到神教我们要彼此相爱,解开奴隶的锁链,停止压迫。当时美国正在为黑奴问题喧闹不休,约翰引用歌词来支持他反黑奴的论点,在南北战争时,特别被北方所喜爱。

1871年法国正在和德国做战,圣诞节前夕在战场上战火正酣时,一个法国兵突然从壕沟里跳出来,仰天唱起“啊!圣善夜,”德军看着手无寸铁的他不知如何是好。

他唱了三段后,一位德军也从壕沟里爬出来,用马丁路德写的一首诗歌回应他。双方接着休战了二十四小时,以短暂的和平表达对圣诞节的敬意。

1906年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一位在美国的大学教授雷基纳,法社登 (Reginald Fessenden) 把这首诗歌作了更大的发挥。这位曾经是爱迪生助手的年轻人用一种新型的发电机对着麦克风念路加福音,所有在远方听收音机的人都吓了一跳,因为那是历史上第一次人的声音可以透过广播传到世界各地。

在念完耶稣诞生的经节后,雷基纳拿起小提琴,拉出了“啊!圣善夜”,  很多人都挤在收音机旁抢着听仿佛是从天上传来的音乐,这是第一首能借着广播传播世界的圣诗,很多人当时是第一次听到。

现在不需要靠收音机,每年圣诞节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都是会唱起这首歌,是最受欢迎的圣诞歌曲之一。

啊!圣善夜,众星照耀极光明,今夜良辰亲爱救主降生!

世人沉沦,全地已罪恶贯盈,直到主来,灵魂自觉奇珍!

圣婴耶稣卑微马棚里安歇,道成肉身降临到人世间;

恭敬崇拜至高圣洁的救主,

啊,圣善夜,圣夜基督降生!啊,圣善夜,圣夜啊,圣善夜!

谦卑俯伏,恭敬崇拜圣婴孩,是神所赐无限慈爱礼物!

赐我救恩,亲自为我还罪债,使我与他将来永远同住,

何等恩典,荣耀无比的福气,为救罪人救主孤单受死,

恭敬崇拜高声传讲主故事,

啊,圣善夜,圣夜基督降生!啊,圣善夜,圣夜啊,圣善夜!

 

 

生命之光广播电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