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切憂慮卸給神,因神顧念我們

這是一個不容易的世代,也是一個極其讓人容易憂慮的世代。有人因為貸款買房,背上了長達 20 年、30 年的房貸。而隨着經濟的不好,企業效益的越來越差、降薪、裁員、丟失工作,自己的未來都無法看清。

再加上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厭學、孩子上學的學費及各樣技能培訓的高昂花費,簡直讓人焦頭爛額。有的父母希望孩子未來能出國深造等,一切都變得不可知。很多生活標準都在開始降低,伴隨這一切而來的是各種憂慮。

在教會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同工也是各種憂慮,主要是因為人的減少、奉獻的減少,隨之而來的是教會賬戶上的數字變小,弟兄姐妹也開始憂慮,紛紛採取各種“補救措施”。

比如探訪費用的削減,降低教會肢體去世時以教會名義送去的關愛資金,節假日各樣禮品的購買也盡顯寒酸,有時候連一些孩子都看不上。在會眾面前不斷地強調神家裡的資金減少、不夠,也致使一些會眾厭煩聽到錢不夠的聲音。

就我個人來說,只要人做正確的事,我從不擔心神的家會缺乏。幾年前,我在另外一個地方服侍,那時教會的奉獻也不多,但奇妙的是:每一件要辦的事、要交的房租、要做的關懷探訪,從沒有出現過不夠的情況。

當時教會有兩個重大節日,中秋節和春節,我們都會對教會每個家庭進行探訪。對於貧困的家庭,甚至是一些非教會的孤寡老人,都會買米、買油和暖和的衣服被褥去送給他們,藉此把神的愛並福音帶給他們。每次春節後,教會的賬戶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錢。

但奇怪的是,當我們這樣憑着信心做的時候,之後教會每年的餘額都是有增無減。我記得第一年我們只有 8 千多餘額、第二年有 2 萬多、第三年有 3 萬多、到第 7、第 8 年的時候,教會有將近 20 萬的餘額,最後都大量用於幫助各樣需要的人群,還有對一些傳道人的資助。 所以,只要我們做正確的事情,神的家是不會缺乏的。

反而,當我們不作為,會眾看不到奉獻的錢財用於做各樣善工的時候,大家也會想:“沒有人領薪,又沒有什麼支出,對有需要的會眾也不進行實際的經濟幫助,那錢奉獻了做什麼呢?”要知道,神的家不是我們個人的銀行賬戶,覺得數字越大越好、越有安全感!我們教導說不要積攢財寶在地上,要積攢財寶在天上,而實際行出來的卻是與教導不符。

我記得我以前侍奉領薪水的時候,從沒有出現過不夠的情況。後來大家憂慮、抱怨,覺得我的薪水佔了教會支出的絕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家庭決定不領薪水侍奉,而教會的奉獻也出現了斷崖式的降低,但是依然可以維持教會的各樣需用。

而教會抱怨奉獻減少的時候,其 實教會的賬戶上也是有足夠餘額來維持教會各樣運轉的。神從未讓教會缺乏,只是人懼怕、憂慮、怕不夠,結果把各樣該做的善工降低標準、大打折扣。看似節省了,其實失去了很多可以為神做善工的機會。而對我們家庭而言,神也沒有讓我們無路可走。神也給我開了各樣的門,讓我們可以做各樣的工,來供給自己家庭各樣的需用。

當我們去寺廟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寺廟裡有很多的跪墊,人們來到這裡都是許願人生順風順水、學業上升、升官發財。寺廟的香火昂貴,只接受捐款,很少聽說寺廟奉獻出來助人、建校、建醫院的。教會千萬不要弄得像寺廟一樣,我們要好自反思、懺悔、正確地管理 好神所賜的一切,憑着信心去做善工,而非在教會積累巨額財富。

如果你的父親是一個億萬富翁,你們外出吃飯和做一切事情的時候,你會畏畏縮縮,怕錢不夠嗎?不會!不是嗎?只要做的對,有父親在那裡呢!

神的話在聖經《馬太福音》6 章里教導我們說,不要憂慮,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我們需用的東西神是會加給我們的。作為神的兒女,我們在家庭生活和各樣事上不要憂慮,更不應該把自己的憂慮帶到教會的各樣事工上來。在教會中,只管做正確的事,神的家是不會缺乏的。對於自己和教會來說,要相信:神的恩典一定夠用。最後,我想用使徒彼得在《彼得前書》5章7節說的一句話來鼓勵聽友,也提醒鼓勵我自己:“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