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捐獻的多少而偏心待人

幾個苗族弟兄姐妹講到信主的故事,其中聊到關於奉獻的問題時,他們既感到窘迫,面露羞澀的同時又顯出感傷。他們說快 30 年前,他們剛剛信主,每次去教會禮拜,都要走約 2 個小時的路程去鎮上的教會敬拜。他們說最害怕和最羞澀的環節,就是奉獻環節。

牧者拿着一個敞開的托盤,把每個人的奉獻看得一清二楚,有的有錢的弟兄姐妹,牧者看到他們放在托盤裡的百元大鈔,臉上盡顯滿臉的和藹和笑容,甚至還會弓腰感謝,快速寒暄幾句。

而當到他們時,他們放入的只是些幾元的零錢,牧者滿臉鄙夷和不屑,對他們也不是那麼熱情,只因他們奉獻的數目極少。

苗族弟兄姐妹講,那時真是窮啊,住在深山裡,道路不通,每次出來,身上就帶幾十塊錢,有的山路只能走,有的路段好一點的,可以坐麵包車,車費 2 元一個人,都捨不得坐,想把那個錢省出來奉獻。

我聽到這樣的故事,我聽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他們愛主之心和奉獻之心已經夠大了。 在聖經《馬可福音》12:41-44 節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耶穌對銀庫坐着,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有好些財主往裡投了若干的錢。有一個窮寡婦來,往裡投了兩個小錢,就是一個大錢。

耶穌叫門徒來,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里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為他們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裡頭;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 是啊,

我就看到過教會裡有一類人,他們腋下夾個包,教會奉獻的時候,打開包,裡面滿是現金,然後抽出一張做奉獻款。

而一些老年人,他們可能只奉獻了 10 元、50 元,而且有的時候,他們從身上掏出來的時候,這些錢還用手帕包裹着,要一層一層地揭開,才看到裡面 1 元,5 元,10 元,50 元,基本上 100 元的錢都很少看到,那基本上也是他們身上所有的錢,在我看來,如主耶穌所說的故事一樣,他們的奉獻並不少。

實際中,這些窮人奉獻的心可能是提前預備,更加真誠,而富人奉獻的心可能帶着一些隨意性、當下隨機的奉獻,並不是事先預備。

窮人的愛心也不一定小,內心也比較單純。在一些大事的奉獻上,確實有的可能難着自己都要更多的奉獻出來。當然,我無意說有錢的弟兄姐妹們小氣或是不好。

關於樂捐,耶穌怎麼教的呢。聖經說,神看重樂捐的心,捐的多的,感謝主。不必沾沾自喜和輕看別人。捐的少的,感謝主,也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其實,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神所賜的,無論奉獻的多與少,只要是我們是樂捐的心,那麼就必蒙神的悅納。不然,哪怕奉獻的數額大與小,心裡有不願或各樣的目的私慾,無論窮人、富人,都是不蒙神悅納了。

我們人,特別是牧者, 更不能因着任何人奉獻的多少而偏心待人。這也是犯罪,既得罪人,也得罪神了。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