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流着一條河叫需要河,住在河左邊的人是接受者,右邊的人是給予者。需要河上有座橋從給予者通往接受者。這橋的名字叫分享橋,是雙向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維護它,使得分享橋的祝福充滿着住在河兩岸的人。你是否常常使用分享橋呢?今天與你一起學習給予。 (more…)
人生中流着一條河叫需要河,住在河左邊的人是接受者,右邊的人是給予者。需要河上有座橋從給予者通往接受者。這橋的名字叫分享橋,是雙向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維護它,使得分享橋的祝福充滿着住在河兩岸的人。你是否常常使用分享橋呢?今天與你一起學習給予。 (more…)
公元前1500 年左右,有一位領袖,帶領着大約兩百萬人從埃及跋涉到今天的以色列。途中,因為他們犯了罪,得罪、違背了神,所以他們的神處罰他們——讓他們在曠野流浪四十年。那個領袖名字是摩西。這個故事記載在舊約《聖經》出埃及記。
形容摩西,我認為我們可以用“溫柔”這個詞來描述他這個人。您會很驚訝聽我說摩西很溫柔嗎?帶領兩百萬人的領袖怎能溫柔呢? (more…)
操練敬虔可以使人在困境中不落入深度的悲觀,在富裕中不至過度的奢侈。聖經有許多教導提到操練敬虔的好處。例如,“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操練身體,益處還少;唯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 (more…)
我的一位朋友,艾理查博士(Dr. Richard N. “Dick” Ady), 1999年,去歐洲傳耶穌基督的福音。晚上,上床要睡覺的時候時,房子外面有人用槍掃射。事過之後,我問艾理查, “你睡覺了沒有?” “睡著了,”他告訴我。“你怎麼能睡着呢?” 我又問他。艾理查博士回答說, “因為我知道神愛我。” (more…)
身為美國人的我,用中國字寫文章的時候,時常要查字典。查“溫柔”這個詞的時候,我覺得很驚訝。發現在中國,跟在美國一樣,一般人不懂“溫柔”什麼意思。
字典解釋溫柔為:“溫和柔順(多形容女性)”。是的,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溫柔是形容態度溫和,言語不粗暴,性情柔順的人。很少有人不喜歡這種人。
但是,溫柔這個詞的意思並不限於“溫和柔順”的意思。譬如,“柔中有剛”形容一個人帶有的內在力量。《聖經》講的“溫柔”也不僅限於溫和柔順的意思。新約《聖經》“溫柔”這個詞的原文是 πραυς (praus) 這個希臘文字。在古代的希臘,πραυς (praus) 本來用來形容馴服一匹野馬。
野馬本來在野外,不必聽從任何人的話。它的力氣很大;主人是牠自己。馬想去哪裡,就去那裡;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早上吃野地里的綠草,下午喝小溪的涼水,都由牠自己決定。但是,這匹野馬被人馴服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現在主人不是自己,乃是另一個人,所以牠要聽從主人的話。請注意!牠的力氣還是那麼大,但是牠把力氣給新的主人控制。牠不再只聽自己;牠聽從新的主人。牠讓新的主人指揮牠一切的動作。牠的生命獲得了新的目標;牠要為牠的主人服務,要使他高興,要幫助主人達成他所有的願望。
這樣看來,您和我,如果我們要“溫柔”,我們必須讓一個外在的力量來馴服我們;我們要自願地被那外在的力量馴服。請注意! 我們的本事不變;我們的力量,力氣和毅力都不減少。只是我們原來所過的自我為中心的生活要改變為以那外在的力量為中心的生活。
那外在的力量是誰呢?
從日常生活來說,學生要自願地被老師馴服,他才可以吸收新知識。工作人員要自願地被老闆馴服,他才可以做出很高品質的產品來。丈夫和妻子要彼此心甘情願地被對方馴服,才能夠建立和維持美滿快樂的家庭。這樣看來,“溫柔”不只形容女性;我們都要學習作溫柔人。
但是,還有一點,最重要的:真正溫柔的人是自願地被天上的神馴服。耶穌基督說:“溫柔的人有福”。意思是,讓神作他主人,自願地被神馴服的人,不再過自我為中心的生活,乃過以神為中心的生活。這個人是有福的。
愛神,聽從神,遵守神的話的那個人有福。他的能力,力量和智慧都不減少,只不過,在他心裏面並且在他的生命上,他換了一個主人。他生命中的主宰不再是自己,乃是神。
朋友,您想要做溫柔人嗎?願神賜福給您。
基督徒時常說這樣的話:“張三不屬靈。”“李四很屬靈。”“屬靈的基督徒很容易明白某某《聖經》的經文。”“非基督徒,因為不屬靈,所以很難明白《聖經》里的許多真理。”
“屬靈”到底是什麼意思? (more…)
安寧
你是否曾經為一些事許願、禱告、期盼甚至受傷,但它們似乎永遠不會實現? 也許“安寧”就是其中之一。我們的世界似乎是在從一個衝突走向另一個衝突,從面對一個國家的威脅到面對另一個,從一個政治 (more…)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孝道是社會的核心。在《聖經》里,孝道也非常重要。聖經·舊約·出埃及記…教導古代以色列人:“要孝敬父母…”(出埃及記20:12)。違背此誡命的後果也很可怕。譬如,“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咒罵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出埃及記21:15, 17)。
在《聖經·新約》馬可福音,耶穌因為一些猶太教徒不孝敬父母,不供養他們,所以耶穌就責備了他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