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最令我害怕的事就是犯錯。因為那就意味着我要被訓斥或懲罰。孩子犯錯被罰表面上看是合乎情理的。在家犯錯被父母罰,在學校犯錯受老師罰。其實,這樣的直接後果常常是促使孩子們想辦法躲避被受罰,欺騙父母及老師,歸罪他人或畏懼做有創新精神的事。 (more…)
小的時候,最令我害怕的事就是犯錯。因為那就意味着我要被訓斥或懲罰。孩子犯錯被罰表面上看是合乎情理的。在家犯錯被父母罰,在學校犯錯受老師罰。其實,這樣的直接後果常常是促使孩子們想辦法躲避被受罰,欺騙父母及老師,歸罪他人或畏懼做有創新精神的事。 (more…)
我帶七歲的兒子和九歲的女兒回國探親,住在我父母家裡。這天,我和兒女一起洗他們的鞋襪。兒子問我:“我能幫姥爺洗襪子嗎?”我說,“太好啦,去問姥爺吧。”兒子找到姥爺:“我想幫你洗襪子好嗎?”姥爺聽了, (more…)
山東省青島市有個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多次離家出走,被父親找了回來。父親帶孩子去見心理醫生,父親問道,醫生,你看看這個孩子腦子是不是出了什麼毛病,動不動就離家出走, (more…)
我連續兩年有機會去拜訪一對夫婦,發現他們對孩子的態度有了十分明顯的變化。第一次見面時,他們對兒子真是讚不絕口、眉飛色舞地把孩子在各門功課的成績都講給客人聽。還列出他們出高價專門為孩子聘請的課外教師。 (more…)
許多家長都為孩子的學習問題大傷腦筋。他們都說自己的孩子很聰明,但就是不用功,貪玩。於是,家長就不斷地延長孩子的學習時間,儘力地壓縮玩的時間。這樣的效果不會好,因為孩子從此就把學習和受懲罰(也就是少玩)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了。 (more…)
動蕩的時局困擾我們,強大的世風吹逼我們,中國父母想着孩子的未來—無論是升學還是結婚—都在有計劃地儲蓄錢,但很少有人知道要有計劃地為孩子儲蓄愛。 (more…)
歡度春節的時候,當父母的都會送給小孩子盛錢的紅包。看到孩子接包時那高興的表情,父母也會嘗到愛孩子的滿足。人們表達愛孩子的方式很多,有給高檔服裝的,給錢的,給玩具的,用汽車送孩子上學的。這些東西固然不錯,但都不是他們最需要的。小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時間。 (more…)
前幾周聽媽媽們在一起聊天,談到孩子令父母頭疼,煩惱自己的孩子長不大!孩子長不大通常不是指身體長不大,而是指身體裡面那個真正的自我,那個內在的靈不成熟。 (more…)